|寫在觀察前
在台南生活,大概都有過與城牆的接觸經驗:騎車繞著它,走路穿越它,撫摸它,甚至城牆就是家牆。 城牆就電影午夜巴黎(Midnight In Paries)裡的馬車,是帶領想像穿越時間的介質。
歷史場景共存於現代生活,但在帶有“意識”的情況下往往才得以浮現。 沿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牆走,打破慣常的移動路線(身體),想像百年來城邊生活的變化(意識)。 試圖在都市地景和舊城殘跡的交錯間,紀錄一幅城牆興築百年的城上風景。
|觀察的安排
以台南舊城牆作為路線,參與者分成兩組,以大東門作為起點進行路上觀察,行至相遇結束。兩組分別有一帶路人,於特定地點提示相關歷史文本、事件,延伸時間的想像。每組需在觀察過程裡記錄,收集影像、手繪、物件若干件,作為討論內容。
為什麼選擇城牆,城牆的特殊性
與一般古蹟相比,舊城牆這樣的歷史標的物,不見得有明確的展示空間(除了部分城牆、城門被計畫性的保存與展示外),這樣的歷史物件其實是緊挨著生活(藏在居民生活空間裡),我們試圖讓歷史只是作為一種提示、開關,走在城牆路線上凝視的還是另一種角度的城市樣貌。
路上觀察(形式)與城牆的關係:
城牆作為現代社會認知的「文化資產」,一般認識城牆的方式,多是透過文史導覽、媒體文章等,被動式接收資訊。「路上觀察」以(城牆)歷史文本作為提示,用身體去接近,並完成城牆的現代紀錄,主動地再賦予城人之間的意義。
|觀察報告
本次觀察最終南、北組在西門路二段402巷相遇,結束行程。討論便以此次收集的影像、手繪、物件展開。分享的過程則似再度繞行城牆,成員以「行走在牆上」為敘述主軸,但「方向」只是一種依規,沿路所敘述的事情像是在走另一套故事。這些破碎的事件因不同的視角、習慣、記錄手法紛亂的指向沿途的片面一角。
關於地圖和路徑
米歇爾.德塞.托《日常的生活實踐》提到,中世紀的地圖屬於一種「步行日誌」,紀錄行動、事件、評註等「敘述」,爾後才逐漸被歐式幾何學、描述幾何學取代,成了今日的地圖樣貌。由城市體驗的觀點來看,「步行日誌」與「地圖」都同樣重要,提供了不同的城市空間感。
回到本次的觀察,在尋找城牆時,是以古地圖與google map相互參照,循跡去完成路線。是由地圖式、全覽的形式去對空間進行理解,討論與敘述不外乎像是“這段城牆在X街上與X之間穿過,平行了Y建築前的Z道路”,是屬於空間的相對關係。但是在結尾的討論裡,其敘述變成“我們走上了一段上坡,穿過了X,在這邊看到.....”變成了“路徑”的敘述。這些敘述中可以涵蓋著活動中的行為。呈現了個人的(城市)經驗。
以城牆為媒介召喚記憶
「找尋城牆」作為一種媒介,過程中其實似乎是回頭凝視生活場域的經驗。行走此路線時,團員同時以迥異於日常習慣的行走路線去經驗各街道、事件(如:沿著城牆參加女中園遊會),在地勢與城市相對位置上也顯得相對清晰:在不起眼的上坡上辨認出了台南七丘的地勢、發現成大光復校區的百慕達區(方位指標的錯亂)......其中一張照片提到城牆剛好經過勝利路上一間基督教宿舍出入口,喚起了其中一名團員過去住在那宿舍的回憶,赫然發現過去原來每天進出家門都是在「穿越城牆」。
用城牆尺度濃縮城市印象
藉由快速的步行城牆一圈,再回想起途中所見,許多區域的共通性在這段行程中聯繫了起來:城牆邊許多的廟宇,海產攤很愛開在廟口、西門路段城牆遍佈銀樓、城牆沿線都是學校等等......,其中有些巧遇像是在觀察廟宇藥籤時,才發現這是附近藥房所捐贈,籤上也附上藥局名字。這些事情也許只是城市中的某種巧合,或是來自某些變遷過程的結果,然後日常熟悉的街景又被重新排列組合,並快速構成了城市意象。